近日,一场凝聚着各高校辅导员智慧光芒与工作热忱的盛会——第四批辅导员工作室联建共建活动在青岛隆重举办。我校职引未来生涯工作室入选第四批辅导员工作室联建共建单位,工作室主持人蓝乐钿参与了此次活动。
第四批辅导员工作室联建共建活动由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倡议,《高校辅导员学刊》、教育部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等22个辅导员工作室共同主办,入选成员单位涵盖全国高校的199家辅导员工作室。在开班仪式上,联建共建工作室主持人接受授牌,各高校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协同育人、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崭新篇章。
第四批联建共建活动主理人、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贾可好介绍了联建共建总体思路,系统阐述了本次联建共建的发展规划。他指出,未来将着力构建“课题共研、资源共享、成果共创、队伍共建”的深度协作机制,通过强化工作室间的常态化交流与项目化合作,共同破解育人难题,提升育人实效,打造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协同发展的创新共同体。江西理工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饶先发介绍了联建共建模式的意义。希望辅导员工作室联建共建不仅是一次活动的启幕,更是一场育人智慧的汇聚、宝贵经验的交融和神圣使命的接力。在联建共建工作室研讨交流环节,来自全国的六位思政专家作辅导报告。
参与此次联建共建活动,不只是一场跨地域的携手同行之旅,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升华、资源共享和使命的传承。接下来,工作室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起点,紧密围绕学生发展,扎实推进“生涯教育共同体”的工作,不断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和协作能力,为我校思政工作迈向新高度增添强劲助力。
附:职引未来生涯工作室简介
职引未来生涯工作室以精准化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聚焦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通过提升辅导员生涯教育专业能力,助力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增强就业竞争力,筑牢学生职业发展基石,以“六能并赋”为工作理念,以“导师督学、团队促学、朋辈助学”为教育模式,通过“筑梦生涯工作坊、职向未来集训营、职询圆梦加油站”三个平台,以“体验式、团体式、服务式”为实践方式,搭建“线上+线下”双结合的工作平台,创新生涯教育工作体系,实现师生“读懂生涯好处,用好生涯方法,建构生涯模式”的成效。
一、工作室主要活动
1.筑梦生涯工作坊
定期召开辅导员生涯、就业工作研讨,协助就业指导中心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依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知名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常态化组织辅导员开展线上和线下提升训练,组织辅导员观摩各类职业生涯规划赛事,参与求职就业活动,筑梦职业生涯。
工作室组织辅导员线下生涯理论培训
工作室组织辅导员观摩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工作室每学期读书选书活动
2.职向未来集训营
围绕学生急难愁盼的生涯规划问题,开展模块化的集训活动,要求开展讲座、微课堂,集中式、互动式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指导;协助就业指导中心做好课程配套活动的前期设计、中期培训、后期打磨工作,如生涯嘉年华、简历设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
工作室开展求职技巧微课堂
3. 职询圆梦加油站
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及个人化服务需求,通过提升辅导员生涯教育专业能力,通过线上预约和线下“一站式”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生涯规划咨询、求职简历优化、面试技巧指导等个性化服务,助力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增强就业竞争力,筑牢职业发展基石。
工作室咨询团队开展生涯、求职技巧等咨询
二、工作室建设成效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生涯教育指导有高度
工作室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引导学生职业选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职业价值观,结合 “求真、立信、笃行” 校训深化职业道德教育。近两年通过教育部赛事专项指导,学生对职业规划课程认可度显著提升,实现价值引领与生涯指导的深度融合。
2.以工作平台为抓手,生涯辅导建设有广度
依托 “筑梦生涯工作坊、职向未来集训营、职询圆梦加油站” 三大平台,构建 “学生服务 + 师资赋能” 双轨体系。既为学生提供全流程辅导,更通过专题研讨、技能培训提升课程教师与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推动全员生涯教育覆盖范围与实施质量同步跃升。
3.以学践协同为路径,生涯课程研究有深度
团队深度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创新 “第一课堂理论奠基 + 第二课堂实践赋能” 模式,构建全程化育人体系。通过线下 “老带新” 结对机制,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统一。
4.以励行自驱为目标,专业团队建设有力度
聚焦成员成长需求,常态化开展理论研修、教学沙龙、赛事复盘等活动,搭建多元化交流提升平台。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累计斩获省级以上奖项5项,形成可复制的实践经验,打造出一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生涯教育骨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