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娟,女,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商学院会计学院2017级辅导员、2017年11月工作至今,先后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党建组织员、学院团委书记。主持并完成了校级党建课题一项,所带学生党支部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两年带领学院团委获得“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多次带领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先后获得“优秀政工奖”、“优秀共青团干”、“优秀共产党员”、三下乡“优秀指导老师”、学术科技节“优秀指导老师”、“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学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曾获得《案例分析》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二名”佳绩。
润物无声,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自担任辅导员以来,廖秀娟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在辅导员岗位上实践着自己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人生信念,并不断用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广东省优秀学生干部、感动广商年度创业人物、年度艺术人物”等各类荣誉称号就是这样出现的。
她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念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班团会议、党团课教育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她带领17级学生党支部党员开展“创新“三会一课”,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项目,以“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为抓手,创新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开展,把红色资源引进支部,引导支部成员学习革命历史、弘扬优良革命传统,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提振自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让红色文化成积极分子、重点对象以及党员同志团结一心、干事成事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对积极分子、重点对象及党员同志的教育管理,打造一支“思想政治好,业务能力精,作风扎实过硬”的大学生队伍。
弘毅自强,做学生学习上的知心人
她结合“争先创优”活动,狠抓学风建设,对学生日常考勤、考风、考纪进行创新工作。通过建立先进班级创建制,以班级思想政治建设、学习成绩、学生社会活动、班团特色活动为导向,加强对班级创建的指导,所带班级获得“校级团日设计大赛一等奖”,多次获评“红旗团支部、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带领的学生超一百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她以“治学严谨,增进交流”为方针,指导学生开展“比、学、赶、帮、超”即比学习、学刻苦、赶成绩、帮后进、超优秀的活动。积极开展考风教育,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通过每学期的年级学风总结大会,给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学风比拼中打好专业基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踏实做着学生学习上的知心人、辅导者。
巧用方法,做学生实践中的点灯人
在她看来,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处处藏着学问,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不要轻视一张假条的批示,不要忽视学生晚归的深层原因,不要错失学生证补办背后所蕴藏的教育契机。她认真阅读学生档案,尽可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关心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困难的学生,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通过进班级、下宿舍、上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
应生所需,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人
学生工作无小事,事事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事事牵动着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她总是说自己的工作是“8+16”、“5+2”制,就是一天除了8小时的工作时间,还有16小时非上班时段工作时间;每周除了5天的工作日时间,还有周末2天的非工作日工作时间。一年365天,她的手机从未关过,只要出现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周密处理好各种棘手问题,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多年来已记不清她多少次在深夜被电话铃声惊醒,多少次夜里送生病学生进医院、去派出所协助案件调解、多少次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通宵达旦......因为责任,所以有爱。
自强不息,成为学生所需的专业人
要想做好辅导员工作,成为那个被学生“需要”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于是练就“十八般武艺”便成了她的目标。在她看来,辅导员在职业化专业化道路的成长中,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为这是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辅导员的首要条件,高尚品德的示范者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才能感染学生,起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其次是要坚持学习,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引领学生,点亮学生理想的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再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学生的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在人才培养中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是辅导员要通过实际工作摸索出适合学生的、能达到教育效果的、学生喜爱的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工作品牌,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某一领域的专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工作心态,因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很琐碎,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工作中难免会有不愉快、不顺心的事情发生,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我们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
“学生工作是琐碎的,但学生的点滴成长却带给我们快乐与成就。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享受和学生共处的每一刻。能够收获学生如友如亲人般贴心的爱,我觉得心里常溢幸福,得到学生由心底里发出的认可和尊敬,我觉得无限满足。切身感受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感觉自己被他们所需要,又会让我不禁自豪。”正因如此,她选择了坚守,学会了放弃,也懂得了承受。在这条道路上,一定有跌跌撞撞,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专业到专业,但是有一点我们却可以永远保持,那就是热爱。